近段时间,水稻上山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的究竟回事“水稻上山”技术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水稻上山大好事,也有人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究竟回事还有毁林造田的水稻上山嫌疑。事实究竟怎样?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究竟回事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水稻上山朱有勇院士所说的究竟回事“水稻上山”,实际上是水稻上山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究竟回事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水稻上山不用泡田,究竟回事不用育秧插秧,水稻上山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究竟回事还能有较好的水稻上山产量,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不过,这种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2022年推广了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至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
“朱有勇院士介绍的最高亩产788公斤,是在0.52亩小面积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浇了两次水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专家攻关田产量,不是农户大田产量。这种小面积攻关对探索本地区水稻旱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为筛选品种、集成技术探索了出路,对完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4.5亿亩左右,平原稻田占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约占15%且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贵州、云南两省面积最大,占四成以上。为了保障口粮,历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种的都种上了,例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这也是由我们国家资源条件决定的。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由于多方面原因,山地水稻的产量一般比平原和丘陵地区要低一些,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区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区低100公斤左右。因此,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是通过选育适宜品种,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山地水稻单产水平。
针对有网友质疑在丘陵山区搞高标准农田建设费钱费力还不讨好,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说,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要求的实际举措。国土“三调”显示,全国位于6度以上坡度的耕地约4.4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74%。现阶段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地不仅要种上,还必须要种好,这就需要通过把斜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提高产能。
专家表示,国家对在坡耕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比如,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不同条件的地区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像雨水多的地方要采取建护坡、田坎等农田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塌方和泥石流。建设选址要合理,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广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能抢一亩是一亩,能抢一季是一季。”该负责人说。(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近日,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工地上,一项国内施工难度极大的沥青混凝土面板摊铺作业正在全速推进。该项目上水库蓄水位 628 m,库容 886.8 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施工难度最大的上水库工程,在 ...
南农晨读 | 柑香馥郁_南方+_南方plus【今日关注】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广东“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取得成效近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等 ...
为维护规范春节市场秩序,1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节日期间“稳价保质”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对临时市场销售的节日用品如灯笼、春联、饰品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价格欺诈、违法促销等 ...
“老师,节日快乐!我争取在明年的省运会中拿到好名次……”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正在备战2026年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飞碟射靶项目的15岁小将杨兰香通过手机向她的老师向昱州汇报训练情况这份特殊的问候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李秀香记者顾艳伟)“白天我们要出摊做生意,你们上门服务,帮了我们的大忙了。”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鑫辉海鲜农贸市场经营一家蔬菜摊的老板罗女士对免费为其检定电子秤的工作人员说。据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周俊丞记者张文章)3月12日,由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集美区消保委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优化消费环境 激发消费活力”宣传活动在集美世茂广场举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