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首日(6月8日),市场新疆兵团三师四十五团前海镇第一届枣花风韵旅游日暨第二届龙舟赛拉开帷幕,可期盛况瞩目。端午四十五团由广东江门对口支援,闯南当天一众侨乡的江品名优特产,也借助赛事活动亮相,粤品得到大力推介。北上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参展摊位。可期
赏龙舟竞渡、端午观龙狮会战、品侨乡特产,成为游客的赏心乐事。新会陈皮、开平海鸭蛋等江门好物,以及经典粤菜,搭乘“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快车,在新疆消费者面前刷足“存在感”,留下满满的“印象分”。这也激发参展代表西进北上拓市场的雄心,助力扩大广东好物的“朋友圈”。

新会陈皮闯西北
在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参展摊位前,江门新会本土企业陈皮村的产品备受关注。陈皮村副总经理施秀珍说,此次企业在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和广东援疆力量号召下参展并推广产品,产品包括陈皮、陈皮茶、陈皮花生、陈皮精油等。活动首日,产品受到新疆消费者关注。
据介绍,陈皮村是集陈皮交易、休闲养生、生态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特色农业商业文化综合体,占地面积350多亩,集聚了陈皮产品加工、销售商家300多家。企业获得“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等称号。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南疆地区。”施秀珍介绍,企业在乌鲁木齐设有门店,销售情况可观,每年均有上百万的营收。相比北疆,南疆地区市场对陈皮比较陌生,但从参展情况来看,陈皮未来在南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很给力,企业响应号召参展,也点燃我们开拓西北市场的信心!”她补充。

新会陈皮及其相关产品。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是第十批广东省对口援疆指挥部产业援疆重点打造的特色优势产品产销合作平台,旨在畅通粤新两地产销对接渠道,拓展两省区经济纵深。通过建设线上主平台和开展一系列落地活动,“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专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4月,线上主平台陆续开设疏附馆、伽师馆、三师馆、江门馆等9个主题馆,上架产品超过500多款,涵盖坚果、果脯、乳制品、牛羊制品、生鲜产品等多个品类;举办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等系列活动累计40余场,助销金额超过21亿元。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为新会陈皮扩大“朋友圈”提供更多可能。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汤国锴介绍,目前新会陈皮销售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市场逐渐饱和,而北方市场空间很大。新疆气候干燥,陈皮具有化痰润肺止咳功效,适合当地消费者。“‘粤品北上’有利于扩大陈皮的品牌影响力,并且未来有机会和当地企业合作,开发更多新产品。”

开平好物火出圈
“开平咸鸭蛋、马冈鹅预制菜,大家快来试试。”摊位前,开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秀枝化身“侨乡好物推荐官”,积极向路过的游客“安利”参展的名优特产。不一会儿,产品便逛展游客“一扫而空”。

开平参展的农产品。
“新疆消费者对开平农产品的评价很高。”王秀枝介绍,开平拥有“马冈肉鹅”“大沙茶”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县级行政区品牌“开平优品”,培育了全国第一个镇级行政区品牌“马冈优品”等8个镇级行政区品牌,形成了行政区品牌“1+8”的品牌矩阵,立足各镇特色资源培育优势产业。
今年,广东援疆继续深化“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专项工作,重点实施“三个一”,包括开设打造一个线上主平台,开设一批线下体验馆,开展一系列品牌活动,聚焦两省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打造爆品”的思路,持续开展营销推广。
王秀枝说,此次端午节,开平产品参加“粤品北上”,来新疆“试试水”,看看当地消费者的反应以及受欢迎程度。如果反响较好,会结合援疆工作,考虑进驻线下体验馆以及各类旗舰店,拓展开平农产品的市场。

粤菜师傅出新招
在江门技师学院的摊位前,刚出锅的黄金炒饭、陈皮红豆沙、盐焗乳鸽等经典粤菜香气四溢,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品尝。


“粤菜师傅”出品的菜式备受欢迎。
这些菜品由江门市技师学院省级“粤菜师傅”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区溢培操刀。一些吸纳粤疆两地饮食文化的融合菜式,让游客眼前一亮。其中,象形红枣包让“食客”惊叹不已。区溢培介绍,这道点心用面粉捏成新疆大枣的形状,以广式莲蓉、绿豆为馅料。“这款点心非常受欢迎,很快就‘光盘’了”。
“这次参展,让更多新疆人民认识粤菜文化。”江门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戟表示,“粤品北上”不仅是产品、菜品到新疆,也把产品背后蕴含的文化风俗传到新疆,让文明交流互鉴,让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以参展菜品羊腿陈皮炖汤为例,便是把广东、新疆两地特产融合起来,烹调成佳肴,象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参展,之后学校也将到广东对口支援的兵团三师,让粤菜师傅为当地餐饮从业者培训,并促进两地饮食文化交流。
【记者】袁瀚
【通讯员】广东援疆
【来源】南方农村报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在扬帆中国中铁2024年度三级工程公司“20强”榜单已正式出炉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批佼佼者领略他们的实力与荣光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公司始终专注房建主业,深耕华东区域,服务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在购物时如果发现价格与标签不符,你会怎么办?消费者沈先生近期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标价59元的商品结账时却变成了149元,商家却拒绝退还差价。日前,经上海市闵行区消费者权益保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耿记安)今年5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彭新民秘书长一行到河南省漯河市消费者协会调研时,针对漯河市消费者协会的消费维权工作亲笔批示:“漯河市消协坚持人民至上,立足职能创造性工作,尤其在架构 ...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5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深化全国中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11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医疗美容领域消费提示,曝光医美领域五大乱象,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做出医美决策。“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大不同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练从明记者顾艳伟)11月28日,记者从广西柳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该会采取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解决了一起因瓷砖铺贴后出现大面积空鼓引发的消费纠纷,消费者获得5万元赔偿。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