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是添加脱氢一个追求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并不只有“有害”和“安全”两种状态。乙酸有害部分食品禁用脱氢乙酸钠的食品原因是还有更安全的防腐剂可以选择。
□ 脱氢乙酸钠的添加脱氢“退场”,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危机,乙酸有害而是食品食品工业不断追求更高品质、更安全、添加脱氢更健康的乙酸有害又一例证。
近日,食品关于面包、添加脱氢糕点中常用的乙酸有害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即将在我国被大范围禁用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食品关注和担忧。
据悉,添加脱氢今年3月份发布的乙酸有害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黄油和浓缩黄油、食品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等7类食品中的使用规定,新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实施。这是否意味着添加了脱氢乙酸钠的食品不安全?消费者能否继续放心食用?记者对此进行了求证。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易引起食品腐败的酵母菌、霉菌、腐败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常被用作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新规实施前及实施初期,添加了脱氢乙酸钠的面包、糕点等产品还会存在,但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就可以正常食用。当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没有添加脱氢乙酸钠的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也表示,脱氢乙酸钠在人体内能够被代谢掉。“我国学者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反复地大量食用脱氢乙酸钠可能造成大鼠取食减少、体重下降、凝血能力下降、肝肾组织变化等问题,在较高浓度情况下还可能引起甲状腺激素紊乱。但这都是在‘长期’‘反复’‘大量’食用后的结果。人们日常摄入的量还不足实验中发现的有害量的十分之一,因此不必担心其危害性。如果实在不放心,购买食品时可以查看配料表是否有脱氢乙酸钠。”范志红说。
既然添加脱氢乙酸钠的食品可以放心食用,为何新标准中有这样的变化呢?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一种食物的消费量增加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重新评估其中的食品添加剂,考虑其累积后是否会超过安全限值。鉴于面包、糕点等烘焙类食品近年来消费量明显增多,因此对其中可能使用的脱氢乙酸钠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另外,有专家指出,食品安全是一个追求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并不只有“有害”和“安全”两种状态。部分食品禁用脱氢乙酸钠的原因是还有更安全的防腐剂可以选择。范志红表示,可以替代脱氢乙酸钠的防腐剂很多,目前较常用的是丙酸钙,其毒性和食盐相当,在面包和点心等食品中的最大许可添加量是2.5g/kg。山梨酸钾也是常用防腐剂之一,毒性比食盐更低,被称为防腐剂安全性的天花板,在面包和点心等食品中的最大许可添加量是1.0g/kg。
面对脱氢乙酸钠使用标准的改变,相关食品企业需要调整配方,再次确认保质期,调整生产流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重新印刷包装等。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了两家主营面包、糕点的食品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脱氢乙酸钠在公司产品中的使用率并不高,如有添加,剂量也低于原国家标准,目前,企业已开始按照新标准逐步对脱氢乙酸钠进行替代。
面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每一次调整,消费者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担忧。然而,只要我们理性看待、科学消费,就能够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权益。脱氢乙酸钠的“退场”,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危机,而是食品工业不断追求更高品质、更安全、更健康的又一例证。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经济网记者 鞠 然)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蓝字,关注中国五矿”第四届“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来了!9月19日正式开始!“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由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主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局、国务院国资委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刘丽娜记者李洪涛)7月1日,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实施。为落实好新《公司法》及配套行政法规,吉林省白城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分局窗口审批人员优行风、强作风、转政风,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全力确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为加强和改进农村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食品销售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7月5日至8日,梅河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综合治理行动,消除2 ...
力拓Rio Tinto)2025年8月27日公告宣布对其组织架构和高管团队进行重大调整,旨在简化运营、强化问责制、抓住关键增长机会,以释放更大的股东价值。公司将其核心产品集团重组为三个世界级业务单元,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特种设备监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以宣传引导、监督检查和创新举措为重要抓手,织牢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网,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宣传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年来,各大商场、电玩城出现了很多包装炫酷、内容新奇的盲盒玩具,年轻顾客对一个个未知的盒子充满了期待和欣喜,沉迷于盲盒带来的刺激与快感。各类盲盒的兴起引发了消费市场的“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