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2021年中秋国庆节将至,广西消费市场迎来高峰,消委性消线上线下各类商品和服务优惠促销丰富多元。布消广西消委会统计分析以往长假期间的费提费消费和投诉热点,发布“绿色低碳国节,示绿色低安全理性消费”消费提示,碳过提醒消费者在购物、节安聚餐、全理游玩时,广西要主动开启“防坑避雷”模式,消委性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布消
广西消委会提醒计划外出旅游的费提费消费者,应做好事前攻略,示绿色低了解出发地及目的碳过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和相关防疫要求。尽量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旅游,节安尽量避免聚集和聚会,尤其不要组织或参与大规模聚集。
“买买买”成为不少人的假期主题,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打折”“促销”“优惠券”等活动,警惕大数据“杀熟”和各种新营销概念背后可能隐藏的消费陷阱,按需购买商品。建议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的市场及信誉良好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充分了解质量和售后、服务兑现等信息,做到货比三家,理性消费,避免入坑。
购买月饼和中秋礼品时,拒绝过度包装,尽量挑选精简包装的商品。吃团圆饭、外出聚餐时,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公勺公筷,抵制餐饮浪费。过节产生的废旧物品尽量回收再利用,促进绿色循环。
广西消委会表示,住宿、停车服务、景区、游乐场所服务等方面历来是消费投诉焦点。消费者在预定飞机票、动车票、门票、酒店住宿时,要充分了解退订事宜。选择旅行社和旅游商品时,要注意识别“低价游”“零团费”等旅游产品,避免误入消费陷阱。签订合同时,应认真确认吃住行、景点、保险等相关具体事项。要关注景区游客流量、天气等情况,提前预约景区门票、错峰旅游。
选择“自驾游”的消费者,要提前做足安全准备,出行前应认真检查车况,关注实时路况信息,了解停车服务收费有关信息,避免因停车问题产生消费纠纷。
广西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节日期间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核对消费清单,养成索要和保管好票据的习惯。通过电商平台或者“直播带货”购物的,还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关键信息,收到货物时尤其是家电等大件商品要当场验货。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冷静对待,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表达合理诉求;如无法达成和解,要依法进行维权,可拨打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电话进行维权或向当地消委会(消协)组织进行投诉。
责任编辑:50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近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为推进安徽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安徽出 ...
编者按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了《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重点对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也对制定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目前,经营者普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市事通”平台是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建设的“互联网+检测认证+服务+监管”综合赋能平台,为企业精准提供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一揽子服务和解决方案。今年以来,福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 ...
中国消费者报安徽讯记者司宇萌)全力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力抓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全力抓好重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全省2024年“食安守护”攻坚行动工作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9月25日上午,由广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科学质量管理方法“优粤行”之质量知识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成 ...